
本站訊 11月8日下午消息,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1月7日至9日在浙江烏鎮(zhèn)舉行,華為消費者業(yè)務云服務總裁張平安在“金融科技與信用社會建設”論壇發(fā)表題為《科技創(chuàng)新引領智慧金融》的演講。
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快速發(fā)展,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金融服務發(fā)展搭建了全覆蓋的使用場景。從移動支付,到公交刷卡,到理財、保險、證券等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實現。張平安表示,華為手機的用戶已經在享受移動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在2017年10月,華為與建設銀行、支付寶、微商銀行等機構聯合在華為Mate 10手機上發(fā)布了手機盾,利用手機SE芯片存儲銀行安全證書,形成手機內置盾,安全級別等同于實物盾,豐富了大額移動支付的場景,幫助財務人員和消費者實現隨時隨地便捷支付。 1年多以來,已經有超過1900萬的華為手機用戶使用手機盾。
對于移動終端在未來智慧金融中扮演的角色,張平安表示:未來,手機將打破時空界限,成為移動的智慧金融服務廳,隨時隨地實現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務體驗。
在安全方面,張平安表示,通過科技創(chuàng)新與芯-端-云協同,華為將最高級別金融級安全落地手機,滿足移動金融不斷提出的更高安全需求,助力移動金融服務的普惠。
據介紹,在移動金融安全技術方面,華為通過內置inSE安全芯片,令手機實現芯片級、金融級安全防護。麒麟980芯片也受到了央行和銀聯等眾多機構的認可;在底層芯片技術之外,生物識別模塊和可信執(zhí)行環(huán)境識別的加入,也將安全等級大大提升;在安全認證方面,Huawei Pay支持可信設備認證、帳號認證、實體認證、指紋認證、人臉認證、虹膜認證、聲紋認證等,通過多重安全因子的疊加,將誤差率降到萬億分之一。
華為也在不斷開放自己的終端能力,包括安全服務引擎,建立全球智慧生態(tài),與金融領域的合作伙伴聯合創(chuàng)新,把更多金融服務聚合到手機終端平臺上。張平安表示:以前營業(yè)廳的服務可以遷移到一臺自助機上,華為希望攜手合作伙伴把它們放到手機上,讓消費者能夠安全、便捷地享受到這些金融服務。
在2018年,華為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將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一部手機即可實現線上線下的身份驗證,實現公共與金融服務、支付安全、交通出行、社交傳媒、電子政務等更多場景應用;在活動現場,華為還與中國銀聯聯合發(fā)布了Huawei Pay閃付創(chuàng)新功能“卡碼合一”。用戶在華為手機上通過指紋驗證后即可快捷調出Huawei Pay中默認的銀行卡,手機屏幕上會同時出現銀行卡非接提示和付款二維碼。用戶可根據商戶受理條件和個人喜好,自行選擇是通過非接還是二維碼被掃完成付款。
此外,張平安指出,有了AI賦能,金融服務將更精準、更智慧的服務于人。未來是各種業(yè)務智慧地服務于人的時代,消費者需要的并不是一個App,而是App中所提供的各種服務。華為正在不斷探索和踐行快服務,通過快服務智慧平臺,將轉賬匯款、刷卡交易、借貸等金融服務,通過自然交互接入日常使用場景,智慧分發(fā)給用戶。
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0月底,Huawei Pay累計接入銀行達82家,線下有超過1600萬臺POS終端支持。相比2017年同期, Huawei Pay2018年發(fā)卡量同比增長300%,交易流水與交易量同比增長400%。(張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