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有兩個模式:一個是編輯一個是命令。我們從命令進入編輯為:i,o,a。一般使用的是i:因為這個我是最熟悉的。退出點擊esc鍵,就進入命令模式。
我們需要刪除文件的當前行和后一行,命令為:2dd,一般我們使用的是單個字符的刪除為:x。我們一般進入編輯模式,來進行添加,修改,刪除。
linux相關(guān)視頻教程推薦:linux視頻教程
但是當我們刪除和修改的內(nèi)容過多的時候,我們使用命令行模式,進行修改,這樣方便,快捷,而命令行中,最常用到的是x,dd,u,p這四個命令:
x:刪除當前字符; dd:刪除當前行; u:恢復前一步操作; p:復制之前刪除的行。
vi是Linux終端下或控制臺下常用的編輯器,基本的操作方式為:vi /路徑/文件名
例如,vi /etc/saikik
表示顯示/etc/saikik文件的內(nèi)容。使用鍵盤上的Page Up和Page Down鍵可以上下翻頁;按下Insert鍵,可以見到窗口左下角有“Insert”字樣,表示當前為插入編輯狀態(tài),這時從鍵盤輸入的內(nèi)容將插入到光標位置。再按下Insert鍵,左下角將有“Replace”字樣,表示當前為替換編輯狀態(tài),這時從鍵盤輸入的內(nèi)容將替換光標位置的內(nèi)容。
編輯完內(nèi)容后,按下Esc鍵,并輸入“:wq
”,然后回車就可以保存退出。
如果不想保存而直接退出,則按下Esc鍵后,輸入“:q!
”,然后回車即可?!皐q”表示W(wǎng)rite和Quit,即保存退出;“q!”表示忽略修改強行退出。
相關(guān)文章教程推薦:linux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