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enoir核心可以說大獲成功,采用7nm工藝、Zen 2 CPU架構(gòu)、Vega GPU架構(gòu)的它在筆記本領(lǐng)域大殺四方,銳龍4000U輕薄本、銳龍4000H游戲本備受青睞,而且馬上就會登陸桌面市場,也就是銳龍4000G系列。
現(xiàn)在,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工程師Fritzchens Fritz公布了Renoir核心的內(nèi)核照片,推特網(wǎng)友@Nemez則對每一個功能模塊進行了詳細標(biāo)注。
左側(cè)是CPU部分的兩個CCX模塊,每一個里邊有四個CPU核心、4MB三級緩存,總計八核心、8MB三級緩存,相比上代翻了一番,但是相比銳龍CPU,三級緩存只有四分之一,所以CCX整體規(guī)模小得多。
右側(cè)則是GPU部分的八個CU計算單元,總計512個流處理器,還有8個ROP單元、4個紋理單元,相比上代架構(gòu)上沒有大的變化,規(guī)模上還少了三個計算單元、192個流處理器,但是頻率提速了超過40%,因此實際性能更好一些。
同時在GPU核心旁邊還可以看到顯示引擎、顯示物理層、多媒體引擎,這部分其實借鑒了Navi架構(gòu)的設(shè)計,有的甚至比Navi還要更先進,因此影音能力非常出色。
其他部分還有128-bit DDR4/LPDDR4/LPDDR4X內(nèi)存控制器、I/O控制中心、五組PCIe 3.0 x4控制器、兩組PCIe 3.0 x2控制器(也可配置為SATA/10GbE),也就是總共24條PCIe 3.0通道。
在此前的兩代桌面銳龍APU上,如果搭配獨立顯卡都只能得到PCIe 3.0 x8的一半帶寬,而在銳龍4000U/H系列筆記本上,獨立顯卡同樣只有PCIe 3.0 x8,雖然也都足夠使用,但仍然算是殘血狀態(tài)。
現(xiàn)在,銳龍4000G有了24條PCIe 3.0,除去4條用于和芯片組通信,正好有16條提供給獨立顯卡、4條提供給NVMe M.2 SSD,不多不少剛剛好。
Renoir并不原生支持PCIe 4.0,有些遺憾,不過在APU平臺上,PCIe 4.0確實也沒有什么作用,而且會明顯增加成本和發(fā)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