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嘴巴上說不,但身體卻很誠實!這就是筆者對今年的Intel“所作所為”的一句話概括。今年臺北電腦展上Intel發(fā)布了最新一代Skylake-X和Kaby-X至尊版處理器,“最高18核36線程、共9款、最頂級的不再是Corei7而是Core i9、史無前例的1999美元天價”等等一系列的信息都表明今年的Intel要捍衛(wèi)自己在高端市場的霸者地位。誰觸動了Intel的神經(jīng)?不點名大家都知道是AMD干的好事了。
雖然Intel官方一直在“辟謠”說18核的推出一直都是在計劃之內(nèi),與對手AMD的競爭無關,對外始終擺著一副王之蔑視的姿態(tài),但種種的跡象都表明這些都是門面話,實際上Intel確實是著急了。所以今天就有了這篇比以往都提前的旗艦CPU首測!
18核的Core i9的擠出還真要感謝AMD
請允許我們將時間跳回到今年的年初Intel七代酷睿和AMD銳龍的發(fā)布的時候,1月份Intel習慣性地發(fā)布第三代14nm工藝的Kabylake處理器,除了再次提頻外,新處理器并無亮點。2個月后,AMD發(fā)布籌備已久的銳龍Ryzen,憑借多核心、性價比以及大幅度提升的單核性能重新贏得市場的信心,雖然未能超越但足以引起Intel的重視,Intel的公關更是在壓力之下犯錯了……
更可怕的是AMD不單止有銳龍Ryzen,還準備了X399平臺打造的16核32線程的Threadripper(直譯:線程開膛手)發(fā)燒級處理器,對比Intel現(xiàn)有的X99和新的X299平臺規(guī)格上一點都不虛。如果Intel還是按照以往一樣“2C4T”的升級步伐來升級至尊版處理器的話,12核的Core i7任憑頻率再高都無法和AMD準備的16核處理器匹敵!為了避免性能寶座被奪的歷史重演,為保險起見怎么也要出一個18核來滅你的16核,而且Core i7也要升級到Core i9來彰顯至尊的地位。
可以這么來說,如果AMD沒有16核和X399的準備,Intel絕對不會有18核的Core i9的回擊!不信?你看看國內(nèi)所有媒體首測中沒有一款是Core i9,雖然首發(fā)中有10核的Core i9-7900X,很難不讓你懷疑Core i9并不在原定的計劃之內(nèi),今年本來就打算推個高頻的十核就算完成升級任務,只是面對AMD的挑戰(zhàn)臨時決定的采用的B計劃。當然按照Intel這等規(guī)模的大公司來說,技術儲備是有的,拿服務器上那套方案來用,但就是需要點時間來優(yōu)化頻率,不然12核以上的Core i9就不會說需要等到明年才有。
另外,據(jù)筆者所了解到新處理器的發(fā)布時間也是提前了不少,原定計劃是在8/9月之間發(fā)布的,以前的時間都是如此,但今年Intel卻選擇了再5月的臺北電腦展上發(fā)布,一方面臺北電腦展是全球PC玩家的焦點所在,另一方面是為了和AMD對著干,Intel的心機可見一斑。
提前發(fā)布有提前發(fā)布的好處,但是原定的計劃就趕不上現(xiàn)有的變化了,新處理器的宣傳推廣工作就必定受到影響。6月19日就解禁了,但解禁前的一個星期Intel中國區(qū)還沒拿到美國總部發(fā)來的評測樣品,更何況是國內(nèi)的一眾媒體呢?所以這次國內(nèi)能第一時間拿到CPU來做評測媒體是少之又少,更不要挑三撿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