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前央視記者柴靜帶著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報告《穹頂之下》高調復出。柴靜從講述自己幼女的先天性疾病開始,與聽眾分享了一年來追問霧霾真相的調查過程。一夜之間,這個全長104分鐘的視頻刷爆了微博首頁和朋友圈,借助互聯網激起千層浪。

有人說,這是媒體人正義的呼聲,而它的火爆,代表了公眾環(huán)保意識、民主意識和良知的覺醒,24小時內幾大主要視頻網站1.1億次的播放總量就是明證??墒橇硪贿叄床耢o的呼聲同樣甚囂塵上,從深扒私生活、質疑動機,發(fā)展為一場對公知的大討伐,甚至被斥為一場蓄意的“公關秀”。
孰是孰非暫不忙著站隊,作為資深互聯網營銷狗一枚,筆者當然嗅出了《穹頂之下》背后的公關味道。只是環(huán)保、民生的主題太過宏大,于公關而言不亞于燙手山芋。這場互聯網營銷戰(zhàn)要想成功搏出位,除了幾分機智,更需一些果敢。穹頂之下,公關之上,到底有哪些互聯網品牌借勢營銷最出彩,且讓我們來盤點一二。
最大得益:12369
很多網友表示,看完近2個小時的視頻,深深記住了這一串數字:12369環(huán)保舉報熱線。據有關部門透露,視頻發(fā)布48小時內,該熱線接聽量驟增240%。不知道那些站在專業(yè)制高點上質疑柴靜門外漢胡扯的噴子是否想過,何以履新環(huán)保部部長僅48小時的陳吉寧高調點贊?《穹頂之下》爆紅,主流媒體反應雖然被動,畢竟尚顯機智。
受益指數★★★★★
機智指數★★☆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