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视色,久久电影免费精品,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在线免费播放AV片

<center id="vfaef"><input id="vfaef"><table id="vfaef"></table></input></center>

    <p id="vfaef"><kbd id="vfaef"></kbd></p>

    
    
    <pre id="vfaef"><u id="vfaef"></u></pre>

      <thead id="vfaef"><input id="vfaef"></input></thead>

    1. 站長資訊網(wǎng)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wǎng)站

      “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要求用微信支付贖金

      (原標題:“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不要比特幣,而是盯上了微信支付!)

      "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要求用微信支付贖金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還記得1年半前,那個席卷全球的比特幣勒索病毒“WannaCry”嗎?

      它通過加密你電腦里的重要文件來進行勒索,要求被害者支付比特幣才能解鎖文件。當時,我國多地的出入境、派出所等公安網(wǎng)疑似遭遇了病毒襲擊,不得不一度暫時停辦出入境業(yè)務;中石油旗下不少加油站也因遭受病毒襲擊一度“斷網(wǎng)”,使在線支付業(yè)務一度中斷;勒索病毒在我國校園網(wǎng)內(nèi)的肆虐,甚至還導致不少畢業(yè)生的畢業(yè)設計論文被鎖。

      一年半以后,當“WannaCry”逐漸被遺忘,卻又有另一個勒索病毒闖進人們的視野。只不過,在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專家看來,這個勒索病毒的“技術(shù)水平”,比起“WannaCry”來,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不要比特幣,要微信支付

      12月1日,國內(nèi)首次出現(xiàn)了要求微信支付贖金的勒索病毒。

      這款病毒的勒索方式和“WannaCry”一樣,入侵電腦運行后會加密用戶文件,但是它不收取比特幣,而是要求受害者掃描彈出的微信二維碼支付贖金

      “WannaCry”會掃描開放445文件共享端口的Windows機器,無需用戶任何操作,只要開機上網(wǎng),不法分子就能在電腦和服務器中植入勒索軟件、遠程控制木馬、虛擬貨幣挖礦機等惡意程序。

      這類木馬會加密受感染電腦中的docx、pdf、xlsx、jpg等114種格式文件,使其無法正常打開,并彈窗“敲詐”受害者,要求受害者支付比特幣作為“贖金”,而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約在10000元人民幣左右。

      本次的微信支付勒索病毒,在感染后會加密txt、office文檔等有價值數(shù)據(jù),并在桌面釋放一個“你的電腦文件已被加密,點此解密”的快捷方式,隨后彈出解密教程和收款二維碼,最后強迫受害用戶通過手機轉(zhuǎn)賬繳付解密酬金。但此次勒索病毒沒有修改文件后綴名。

      "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要求用微信支付贖金

      勒索病毒勒索界面(圖片來源:瑞星微信公眾號)

      該勒索病毒加密文件后會彈窗提示,要求用戶在今年12月3日之前交付110元贖金解密,如果超出時間,則服務器會自動刪除密匙。

      “小學生”級別的病毒

      乍一看這兩種病毒都是來“要錢的”,但是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團隊在經(jīng)過分析后,發(fā)現(xiàn)要破解這個病毒其實“很簡單”。

      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安全團隊發(fā)現(xiàn),該勒索病毒由易語言編寫,易語言是一門以中文作為程序代碼的編程語言,屬于初級入門級語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勒索病毒作者代碼水平還比較初級。而且病毒傳播者使用的“賬號操作V3.1”等易語言工具會直接被殺毒軟件查殺

      其次,該勒索病毒作者居然采用“微信支付”的方式進行勒索,要求支付110元贖金?!癢annaCry”以比特幣作為贖金,這是因為黑客想利用比特幣的隱匿性來躲避追蹤。而“微信支付”的方式,對于微信團隊來說,極容易進行追蹤。(目前該二維碼已經(jīng)被微信凍結(jié))。

      "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要求用微信支付贖金

      病毒作者微信收款二維碼(已被凍結(jié))圖片來源:瑞星微信公眾號

      同時,該勒索病毒采用簡單異或加密,且解密密鑰相關(guān)數(shù)據(jù)被存放在病毒文件中。所以即使在不訪問病毒作者服務器的情況下,也可以成功完成數(shù)據(jù)解密

      國內(nèi)殺毒軟件瑞星的安全團隊甚至稱這個病毒為“小學生”級別的勒索病毒。

      盡管在安全專家看來,病毒的“水平”不怎么高,但是還是造成了不少麻煩。據(jù)環(huán)球網(wǎng)報道,該“微信支付”勒索病毒正在快速傳播,感染的電腦數(shù)量越來越多。病毒團伙入侵并利用豆瓣的C&C服務器,除了鎖死受害者文件勒索贖金外,還大肆偷竊支付寶等app的密碼。

      首先,該病毒巧妙地利用“供應鏈污染”的方式進行傳播,目前已經(jīng)感染數(shù)萬臺電腦,而且感染范圍還在擴大;其次,該病毒還竊取用戶的各類賬戶密碼,包括淘寶、天貓、阿里旺旺、支付寶、163郵箱、百度云盤、京東、QQ賬號等。

      據(jù)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騰訊公司表示,微信已第一時間對所涉勒索病毒作者賬戶進行封禁、收款二維碼予以緊急凍結(jié)。微信用戶財產(chǎn)和賬戶安全不受任何威脅。同時,提醒廣大用戶,該勒索病毒可能通過任何形式的支付方式索要轉(zhuǎn)賬,若遭遇勒索,不要付款,及時報警。

      勒索軟件每年造成上百萬美元損失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勒索軟件好像是最近兩年才開始出現(xiàn),但實際上,勒索軟件的出現(xiàn)距今已有近30年。

      勒索軟件(英文:Ransomware)最早出現(xiàn)在1989年,當年,哈佛大學畢業(yè)的Joseph L.Popp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勒索軟件病毒AIDS Trojan。

      在1996年,哥倫比亞大學和IBM的安全專家撰寫了一個叫Cryptovirology的文件,明確概述了勒索軟件Ransomware的概念:利用惡意代碼干擾中毒者的正常使用,只有交錢才能恢復正常。

      "勒索病毒"卷土重來,這次要求用微信支付贖金

      圖片來源:攝圖網(wǎng)

      首次采用比特幣作為勒索金支付手段的加密勒索軟件出現(xiàn)在2013年底――一種被稱為CryptoLocker的病毒使用比特幣現(xiàn)金交易平臺收取贖金。這種方法在短短一個月內(nèi)大獲成功,感染了上百萬臺電腦,并對每臺電腦收取27美元的勒索金。

      根據(jù)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近幾年發(fā)布的《互聯(lián)網(wǎng)犯罪報告》(Internet Crime Report),2017年,勒索軟件在美國造成了約234萬美元的損失,2016年則為約243萬美元,而2015年的損失為160萬美元。

      而這些數(shù)字僅僅是基于FBI收到的報案,還有很多受害者會出于“破財免災”的心理,選擇支付贖金,而不向警方報案。

      編輯 | 孫志成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wǎng)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