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級人民法院還沒有對iPad商標在中國內地歸屬權作出二審判決,臺灣富邦產物保險股份公司針對深圳唯冠提起的破產清算申請,再次讓案件走向出現多重變化,結果更加撲朔迷離。
委托代理人、深圳中銀高級合伙人陳憶律師通過媒體披露說,因債務糾紛,2010年11月份的時候,深圳中院判決深圳唯冠向富邦保險支付867.97萬美元,在富邦申請強制執(zhí)行之后,鹽田區(qū)法院查明,在執(zhí)行過程中查封、處理的深圳唯冠的財產,都已經被用于抵押貸款,銀行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據此,深圳唯冠目前沒有其他財產可供執(zhí)行。于是在去年6月27日,富邦保險就申請深圳中院宣告深圳唯冠破產并對它進行破產清算。在破產聽證會上,深圳唯冠承認企業(yè)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但公司正與美國蘋果公司就iPad商標權進行訴訟,未來有可能用獲得的賠償來償還債務。富邦保險表示,鑒于這個商標權訴訟判決還沒有生效,深圳唯冠用未來不可預知的賠償款來證明自身的債務清償能力,是缺乏說服力的。
依據我國“破產法”的規(guī)定,法院一旦裁定深圳唯冠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兩家公司對于iPad商標歸屬權的訴訟也將因之中止。分析人士稱,關鍵要看廣東高院的二審判決在先,還是深圳中院裁定在先,深圳唯冠能否起死回生,目前很難預料。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