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vlookup函數(shù)匹配不出結果來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它的原因,因為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那么v lookup函數(shù)匹配不出來的原因有哪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
vlookup匹配不出來——vlookup匹配不出來的原因分析
首選,我們要判斷這個表格中,是否真的存在隱藏字符。
以下面表格為例:假如我們想匹配出四大名著的作者,(一個不太好的例子哈,但是可以以此類推,是一樣的使用放法。)
1、先找到相同項,“題目”這一列有相同項。sheet5表格中有作者的姓名,sheet6只有題目,沒有作者姓名,我們要匹配出來,怎么辦呢?
2、=vlookup(A2,Sheet5!A1:B5,2,0)公式使用的沒有問題,但是匹配不出來。
3、檢測是否存在隱藏字符sheet5sheet6分別對“題目”一列使用len函數(shù)
=LEN(A2)如下:第一圖,sheet5字符為3而sheet6為4,此時,我們知道兩個表格中的相同項是不同長度的
4、去除隱藏字符
先找到隱藏字符是什么,在這個例子中,隱藏字符為空格,選中空格,復制—Ctrl+F–替換–查找內(nèi)容為“空格”—替換為“不填寫任何字符“
5、去除后,再使用匹配函數(shù)即可。
vlookup匹配結果錯誤的解決方法
VLOOKUP的語法結構
=VLOOKUP(lookup_value,table_array,col_index_num,[range_lookup])。
=VLOOKUP(查找值,查找范圍,返回值在查詢區(qū)域的位置,精確匹配或者近似匹配)
VLOOKUP的應用實例
1用VLOOKUP創(chuàng)建查詢。
如果要查詢姓名=H2的人的工資,我們可以在I2單元格輸入“=VLOOKUP(H2,B:E,4,0)”,該公式表示要查找的對象是H2單元格的值,查詢區(qū)域是B:E,返回值是B:E區(qū)域的第四列,也就是E列,即工資所在的列;查找方式是精確查找,最后得到了王五的工資是8000元。這種方式特別適用于要查找的記錄總量很大的時候,用公式查詢瞬間就得到了結果,若是用肉眼找那可會看花了眼也不一定能找得到。
2用VLOOKUP將兩張表組合成一張新表。
表一有“部門、姓名、身份證號、出生日期、性別、職務”六列,表二有“姓名、身份證號、工資”三列,想要在表一后添加“工資”列,由于表一與表二的順序不一致,無法用粘貼法直接粘貼,這時VLOOKUP就大顯身手了。在表一的后面增加”工資“列,在H2輸入”=VLOOKUP(D2,$D$10:$E$17,2,0)”,然后用填充柄向下填充,就得到了整列數(shù)據(jù),也就把兩張表組成了一張新表。
3用VLOOKUP查找兩張表中相同或不同的記錄。
比如有兩張表,表一的記錄多,表二的記錄少,要把表一中多出來的記錄信息登記到表2中,當表一與表二的記錄是雜亂順序的,用VLOOKUP很快就能找出表一中還沒登記到表二的記錄。在H2輸入公式“=VLOOKUP(D2,D10:E13,2,0)”,結果為“#N/A”的是未登記到表二的記錄,用自動篩選把等于“#N/A”的篩選出來添加到表二就可以了。
VLOOKUP的出錯處理辦法
函數(shù)名稱輸入錯了。這種錯誤的提示通常是“#NAME”,初學者因對函數(shù)不熟悉可能會出現(xiàn)把“VLOOKUP”輸錯了。建議初學者,采取插入函數(shù)的方式來錄入函數(shù),這樣按提示操作不容易出現(xiàn)語法結構錯誤。
VLOOKUP函數(shù)少了英文狀態(tài)的雙引號或錯用了中文格式的雙引號。
當查找對象是字符時,需給字符加上英文狀態(tài)的雙引號(“”),未給字符添加英文狀態(tài)的引號(“”)或者錯用中文狀態(tài)的引號都會有”#NAME“的報錯結果。
查詢對象不在查詢區(qū)域的第一列,會出現(xiàn)“#N/A”的錯誤提示。
解決辦法是調整列的順序或將該列復制粘貼到第一列。
4VLOOKUP參數(shù)個數(shù)多了或少了。
VLOOKUP參數(shù)個數(shù)是4個,當最后一個是1或TRUE時,可以省略,0或FAUSE時不能省略。
1、當參數(shù)個數(shù)小等于2時,系統(tǒng)會提示參數(shù)個數(shù)太少。
2、多于4個參數(shù)時,系統(tǒng)會提示參數(shù)個數(shù)太多。
3、當我們要精確查找時,但少了最后一參數(shù)0或FAUSE,系統(tǒng)就會默認為是1或TRUE,然后進行模糊查找,就會給我們錯誤的結果。趙六和錢七的工資本應進行精確查找,但因少了第4個參數(shù)0或FAUSE,結果給出了錯誤的查找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