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認為,蘋果獲得加利福尼亞州汽車部門發(fā)出的許可證,展開測試一點都不奇怪,畢竟 Project Titan 早已經(jīng)是一個不算什么秘密的秘密了。

雖然說蘋果一直都沒有正面回應關于自己打造汽車的傳聞,不過我們依然還是能從蘋果的舉動中,了解 Project Titan 的進展。之前,蘋果就對汽車項目的員工進行了大調整,然后到了去年 12 月,蘋果有提到,自己正在大量投資研究機器學習和自動化,并且對包括交通在內(nèi)的許多領域的自動化系統(tǒng)的潛力非常感興趣,于是,大家都覺得,蘋果已經(jīng)將重心從打造汽車轉移到打造汽車智能系統(tǒng)上來。
不過回顧蘋果的歷史,他們一直都喜歡兩手抓住硬件和軟件,為客戶帶來最佳的體驗。不管是 Mac 和 macOS 、iPod 和 iTunes 以及 iPhone 與 iOS ,近年以來,蘋果無法控制這一切的情況極少出現(xiàn)。

“在一個理想的世界中,蘋果的汽車項目肯定是包含打造一輛 Apple Car ,然后 Apple Car 會結合軟件,為用戶創(chuàng)造一個非常好的用車體驗。不過實際上,由于設計和制造汽車非常復雜,這很可能會推動蘋果與汽車合作伙伴進行深入的整合,也有可能讓蘋果像 Apple TV 那樣,將蘋果技術集成到現(xiàn)有的產(chǎn)品中。”Munster 說。
一方面,蘋果公司完全可以自己生產(chǎn)優(yōu)秀的智能汽車系統(tǒng),它可以使用 iTunes 和 Apple Music 為我們帶來娛樂、Siri 作為語音助手、蘋果地圖導航、可用于圖像處理的攝像頭、用于安全的 Touch ID 和為第三方軟件打造平臺的 App Store 。
而另外一方面,打造硬件對于蘋果來說,會更困難一些,而他們或許真的需要一個合作制作伙伴。蘋果已經(jīng)與富士康等眾多制造伙伴構建了 iPhone、iPad 和 Mac ,所以蘋果尋求另外一家公司在未來生產(chǎn)自己的汽車,這似乎也合情合理,奧地利汽車汽車制造商 Magna Steyr 就是這樣干的。

“蘋果的 Project Titan 時間跨度非常的長,考慮到典型的汽車設計過程需要 5-7 年的時間,所以說,蘋果即使真的打造汽車,那么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事情。蘋果是世界上最好的連接設備制造商,而汽車則是世界上最大的可連接設備,如果蘋果能弄清楚如何擺脫制造硬件的困難,那么其實未來或許由自主駕駛汽車主導的市場,非常適合蘋果。”
而如果蘋果要進入汽車市場,那么特斯拉顯然是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而谷歌也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有著多年的測試經(jīng)驗。雖然說如今依然是傳統(tǒng)的汽車主導著市場,但是在未來幾年時間里,自動駕駛汽車都將會迎來一個發(fā)展良機,這或許也是蘋果進入汽車市場一個很好的契機。對了,特斯拉和谷歌,同樣沒有像福特或者通用汽車,擁有自己的制造工廠。
繼續(xù)打造優(yōu)秀的智能汽車系統(tǒng),然后尋找到最合適的制造生產(chǎn)伙伴打造硬件,這或許是蘋果汽車項目最理想的一個狀態(tài)。
特別提醒:本網(wǎng)內(nèi)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wǎng)有任何內(nèi)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nèi)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