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Face ID是蘋果在iPhone X上用于替代Touch ID推出的面部識別功能。從目前來看,它的面部識別安全性很高,獲得了不少用戶好評,不過它還有更多提升空間。

iPhone X上的Face ID(圖片來自蘋果官方)
據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局最近公開了蘋果的一項專利“用脈沖輻射檢測靜脈成像”。文件顯示,此專利是在2015年11月12日申請,可以通過紅外線檢測的方法來獲得皮膚下方靜脈血管的圖像,將其用作生物識別,在識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上會有大幅度提升。

“用脈沖輻射檢測靜脈成像”專利(圖片來自美國專利局)
另外,該功能配備一個紅外線發(fā)射器,發(fā)射器可向用戶身體發(fā)射多個紅外脈沖,比如手部或臉部,紅外光線會透過皮膚被用戶的靜脈進行反射,然后另一個能夠感應到紅外光線的接收器將接受反射的光線,從而描繪出用戶的靜脈圖像。
靜脈掃描擁有不少優(yōu)勢,首選靜脈僅存在與身體內部,不會出現兩個完全一樣的靜脈,所以不可能出現復制。與之對比,Face ID的3D人臉識別方式還是存在一些誤判率,并且也有破解的可能性。其次,紅外檢測屬于非接觸式,相比指紋等方式更加衛(wèi)生。
特別提醒:本網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