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一家餐廳點什么好?越來越多的人會掏出手機,看看別人給這家餐廳打上的推薦菜了。而在今年烏鎮(zhèn)互聯(lián)網大會上,很多與會者和游客在烏鎮(zhèn)參會旅游時則在很多餐廳體會到了更炫酷的感覺:只要給菜品拍個照,食物的卡路里也一掃即知;只要語音說出對這道菜品的感覺,就能智能轉換評價,還能根據語境情感生成評分……
據悉,這個功能其實是來自百度的黑科技——通過全球領先的圖片識別、語義解析等技術,它可以實現在100毫秒內分析用戶上傳的菜品圖片,尋找區(qū)分菜品和庫里圖片的視覺特征,對于美食圖片的識別率已經達到90%,不僅能夠區(qū)分宮保雞丁和醬爆雞丁這種高相似度的菜品,還能生成卡路里提示、智能化情感評分等。而在此期間上線的全球第一款菜品識別功能也悄然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體驗之中。

據了解,用戶在更新百度糯米新版App后,進入餐廳的店鋪頁,即可看到“推薦菜”一欄,相比于以往參考價值有限的“官方美照”,來自食客提供的圖文結合的展示更充分調動用戶味蕾,而海量用戶評價更可以幫助消費者進行點餐的決策。
與此同時,頁面下方新增的“傳圖評菜”大大便利了用戶體驗,在你享用過一餐后,可以自主上傳菜品美照,直接“說出”真實的感受。剩下的一系列操作,如識別菜品、生成評價等全部由百度糯米智能完成。

在“推薦菜”的實施過程中,基于百度支持的智能圖像和語音識別技術作為保障,這也成為了百度糯米在同類O2O平臺中保持差異化競爭的利器。據悉,百度糯米將利用細粒度圖像識別技術, 可以準確識別出用戶上傳的菜品名稱及卡路里含量,用于推薦菜配圖、在線菜品識別等項目,是計算機視覺邁向真實場景的重要一步。同時,還可實時識別用戶的語音評價并轉化為文本上傳,準確率高達97%。
更為智能的是,百度的情感分析技術將對用戶的評價進行語義解析, 通過業(yè)界領先的深度學習平臺PaddlePaddle模仿用戶,讓人機交互告別冰冷,利用情感分析進行菜品的自動打分。今后,系統(tǒng)將能真正明白“不太好吃”和“太不好吃”的區(qū)別,百度糯米也正在實現利用智能點評、圖像識別及語音技術構建完整的菜品UGC平臺。

“以前去一家新餐廳吃飯,看著菜單總是‘無從下手’,招牌菜也是聽服務員介紹,覺得還不錯就點了,根本吃不到店里的‘精華’。而最近糯米上線了‘推薦菜’功能,點餐前抉擇,用餐后曬圖,更妙的是照片還能標出卡路里,成為了廣大吃貨的福音!”大學生丹丹高興的表示,“現在進餐廳都不先看菜單,而是打開百度糯米,看看網友們的‘推薦菜’。”
事實上,進入2016年,人工智能已經成為百度的發(fā)展核心。囊括語音識別、語意理解和圖像識別等技術的百度大腦亮相,也再次明確這一點。百度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表示:“移動互聯(lián)網之后的下一幕是什么?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
百度副總裁、百度糯米總經理曾良也表示,隨著O2O平臺的不斷發(fā)展,為商戶帶來價值才是第一要義,這也就是百度糯米一直堅持的以技術手段為商家賦能。而隨著技術的發(fā)展,人工智能在商戶賦能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提高百度服務生態(tài)的用戶粘性做出貢獻。而此次上線的“推薦菜”功能,便是百度糯米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消費者體驗的一步好棋。
業(yè)內人士認為,百度糯米作為國內領先的O2O生活服務平臺,一直以技術發(fā)力O2O,利用百度系優(yōu)勢,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起O2O矩陣,呈現出明顯的不可復制特性。配合開放的“糯米+”生態(tài)戰(zhàn)略,百度糯米在普遍缺乏技術含量的O2O行業(yè)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技術+生態(tài)的道路,未來或將改變國內O2O的競爭格局。
特別提醒: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lián)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