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视色,久久电影免费精品,中文亚洲欧美乱码在线观看,在线免费播放AV片

<center id="vfaef"><input id="vfaef"><table id="vfaef"></table></input></center>

    <p id="vfaef"><kbd id="vfaef"></kbd></p>

    
    
    <pre id="vfaef"><u id="vfaef"></u></pre>

      <thead id="vfaef"><input id="vfaef"></input></thead>

    1. 站長資訊網(wǎng)
      最全最豐富的資訊網(wǎng)站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朋友圈發(fā)的砍價鏈接,千萬不要再點了”、“朋友圈砍價騙局,讓你傾家蕩產(chǎn)”、“小心!朋友圈“幫忙砍價”隱藏大騙局!”…

        這幾天,這種聳人聽聞的標題,幾乎刷爆了所有媒體的微信頭條。

        第一眼看上去,以為是“UC震驚部”又炸了,集體出動炮制地攤文章。但順手搜了下,還真不是這么回事,許多權(quán)威媒體也跟進報道。僅第一個標題,在百度就有23.3萬條搜索結(jié)果。

        但將這些“安全提醒”報道仔細對比后,發(fā)現(xiàn)一堆啼笑皆非的事兒。

        這些文章中,有四個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主人公:李先生、黃先生、林小姐、翁小姐,從2015年到2018年一直“被騙”,行蹤也飄忽不定——3月底還是“合肥市民”,4月初成了“北京市民”。

        粗略統(tǒng)計下來,這四位當事人,在三年內(nèi)被強行跨省搬家7次,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

        1.三年才砍500元的林小姐

        在砍價新聞中,“林小姐”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嘉賓之一。

        2018年3月31日,安徽一家網(wǎng)站在3月31日報道中,稱“家住經(jīng)開區(qū)的林小姐”,參與到網(wǎng)上的“砍價”0元得手機的活動,找了七大姑八大姨,轉(zhuǎn)發(fā)了20個人的朋友圈,才砍掉了500元,離砍到0元還有4000元的差距。為此,林小姐抱怨說,“要幾千人幫你砍,這個活動太坑!”“別砍了,心好累!”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再往前追溯下,在2015年9月18日,重慶一家媒體就報道說,“家住在九龍坡的林小姐”,也是轉(zhuǎn)發(fā)到了20個人的朋友圈,林小姐也同樣抱怨說,“要5000個人幫你砍,這個活動巨坑!”“別砍了,心好累! ”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唯一的不同是,林小姐當年在重慶砍掉了1000元,而且具體到了“5000個人幫你砍。”

        所以,從重慶搬到安徽的“林小姐”,花了三年時間,怎么錢越砍越少?

        2.三天跨省搬了家的“李先生”

        4月3日,北京多家媒體和網(wǎng)站,報道了“市民李先生”,疑因參加朋友圈砍價,導(dǎo)致朋友收到詐騙短信的事兒。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但離譜的是,3月31日安徽某網(wǎng)站的報道中,“市民李先生”還是安徽合肥人,也同樣有參加砍價“收到詐騙短信”的遭遇。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再往前追溯三年,2015年的10月28日,“市民李先生”還是河北滄州人,因為參加“砍價0元購手機”活動,疑因遭到信息泄露,向河北滄州市巡警支隊報警。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一模一樣的遭遇,但當事人“李先生”在3年中,被跨省搬家3次。甚至就在3天中,從安徽“飛”到了北京,一本正經(jīng)地跟媒體訴說3年前的被騙遭遇。

        所以, “李先生”到底是哪里的市民?為何在被騙后不去報警立案,卻對媒體接二連三傾訴“被騙”遭遇?

        3、行蹤不定的“黃先生”

        與“李先生”一樣,“黃先生”在3年中,也從浙江的金華市民,變成了祖國最南端的海口市民。

        在2015年10月14日,金華當?shù)匾患揖W(wǎng)站的報道中,“家住市區(qū)的黃先生”,參加“0元砍價買iPhone6S”活動,幫朋友砍掉79元后,疑似收到了詐騙短信。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但到了2018年的3月23日,在廣州一家網(wǎng)站的報道中,“黃先生”變成了“海口市民”,同樣是參加“0元砍價買iPhone6S”活動,同樣是幫幫朋友砍掉79元,同樣收到了詐騙短信。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所以,“黃先生”到底是住海口,還是住金華?即便是同姓的話,那為何3年前后,都只是砍掉了79元?在2015年是最新款手機的蘋果6S,到了2018年還是“最新款”?

        4、從泉州搬到??冢直或_了8萬元的 “翁小姐”

        “90后女子砍價被騙8萬元嫁妝”,這條新聞也常出現(xiàn)于各大報端,是經(jīng)典的“安全提醒”之一。

        就在今年3月23日,海南某報紙以“90后女子參加朋友圈砍價,8萬元嫁妝全沒了”為標題,詳細報道了市民翁小姐和親戚參加某數(shù)碼科技公司的“蘋果6S砍價”,一共付出去18部手機的錢,把8萬元的嫁妝全打進去,但是一部手機都沒有收到的遭遇。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事實上,這個新聞最早出現(xiàn),是在2015年2月6的福建某媒體上。“90后女孩小翁”也有一模一樣的遭遇,不過當時她是在 “在泉州市某通訊公司上班”。

      抄了三年的“砍價警示”,請不要再侮辱讀者智商了

        面對一模一樣的騙局,從泉州搬到??诘?ldquo;翁小姐”,是如何被連騙兩次的?是海南的騙子不夠用,要從福建媒體引進嗎?

        以“安全提醒” 編造新聞,是在愚蠢地制造恐慌。

        這些“新聞報道”的共性是:事件、人物、過程、原因完全一致。

        但四個主人公的行蹤就是飄忽不定,忽而金華、忽而??凇⒑龆荩踔涟不?、北京、滄州、重慶都有他們的身影。

        三年中,他們“被搬”了7個省市,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

        最離奇的是,一位老實本分的安徽市民,在作者神奇的筆下,3天后就變成了“北京市民”,一本正經(jīng)的講述雷同的“受騙經(jīng)歷”。

        如此頻繁的替人跨省搬家,作者你給當事人報銷機票嗎?

        仔細追查后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新聞”都是根據(jù)2015年的“舊聞”再加工,但文中死活就是不寫出地點、日期、涉事平臺等信息,全部以模糊的“近日”、“朋友圈砍價”等替代。

        3年前的舊聞,被當成了《中學(xué)生優(yōu)秀作文300篇》,換個時間和地點,就能堂而皇之成為“近日新聞”,刷爆媒體頭條。

        這不由地讓人聯(lián)想到著名扯淡理論“食物相克”,被各路“養(yǎng)生達人”、“科普作家”以健康飲食的名義,不斷發(fā)揚光大,直到遇上了今年的央視315晚會。

        野生的“養(yǎng)生達人”遍地都是,人家做“科普”還會列出詳細案例。但受過高等教育、新聞訓(xùn)練的作者,連個“警示”案例的細節(jié)都說不清楚?

        毫不客氣地說,這些新聞五要素都不齊全的文章,隔三岔五上報紙,這哪里是安全提醒,明明是在侮辱讀者的智商。

        那么,“朋友圈砍價”到底是不是真的?

        仔細查了下,目前京東、拼多多、洋碼頭、貝貝網(wǎng)等電商平臺,都曾推出“砍價”活動。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則真實新聞?wù)f,有消費者因為參加正規(guī)電商平臺砍價,而被盜銀行賬號、竊取個人隱私的。

        所以,識破這些所謂的“安全警示”后,該砍的價,還是繼續(xù)放心砍!

      特別提醒:本網(wǎng)信息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不承擔(dān)此類作品侵權(quán)行為的直接責(zé)任及連帶責(zé)任。如若本網(wǎng)有任何內(nèi)容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nèi)處理完畢。

      贊(0)
      分享到: 更多 (0)
      網(wǎng)站地圖   滬ICP備18035694號-2    滬公網(wǎng)安備3101170288984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