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的減產計劃顯然打擊了投資者信心。
當地時間4月6日,波音公司表示,決定從4月中旬開始,暫時將波音737 MAX的產能從每月52架調整到42架。截至4月8日收盤,波音公司股價下跌4.44%。
自今年3月10日埃塞航墜機事故以來,波音股價從3月11日收盤400.01美元/股下跌至4月8日收盤374.52美元/股,跌幅達6.4%,市值蒸發(fā)144億美元。
波音方面表示,目前了解的情況是,獅航610航班和埃塞航302航班的事故是由一連串原因導致的,兩起事故共同的一點是飛機防失速系統(tǒng)MCAS的功能被錯誤激活,“我們有責任去除這一風險,我們知道如何把這項工作做好。我們正在為此而努力,包括推進737 MAX軟件的升級,這一工作完成之后將會永遠杜絕此類事故的發(fā)生。”
需要注意的是,波音的此次減產也打壓了其全球供應商的股價。航空結構制造商Spirit AeroSystems周一股價下跌5.1%,航天國防產品服務提供商Triumph Group周一股價下跌6.17%,歐洲供應商如Melrose和Safran股價下跌0.37%和1.95%。
波音公司方面將每月737 MAX的產量減少了近20%,路透社評價稱,這表明航空當局不會讓該型飛機很快復飛。
考恩集團(Cowen)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737 MAX生產速率的削減應該可以幫助解決其危機,但伴隨而來的是2019年的現金打擊。”
美國銀行美林證券分析師周一將波音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稱737 MAX的延遲時間可能超過此前預期,估計會有6-9個月的中斷,此前預計是3-6個月。
Canaccord Genuity分析師Ken Herbert在一份報告中表示,現在最樂觀估計737 MAX停飛將至少持續(xù)到2019年7月,每月減產至42架意味著對其項目、股票和長期前景的更大不確定性。
截至目前,737 MAX停飛事件已經讓波音市值縮水近260億美元,讓其成為今年道瓊斯指數中表現最差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