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Angular模板的ng-template和ng-container指令,介紹一下ng-template和ng-container指令使用方法。
ng-template指令簡介
ng-template是一個 Angular 結構型指令,用來渲染 HTML。 它永遠不會直接顯示出來。 事實上,在渲染視圖之前,Angular 會把 ng-template 及其內容替換為一個注釋?!鞠嚓P教程推薦:《angular教程》】
如果沒有使用結構型指令,而僅僅把一些別的元素包裝進 ng-template 中,那些元素就是不可見的。
像*ngFor、 *ngIf這些指令Angular內部會把這些屬性翻譯成一個 元素 并用它來包裹宿主元素。
ng-container指令簡介
為了避免創(chuàng)建額外的div,我們可以改用ng-container,它是一個分組元素,但它不會污染樣式或元素布局,因為 Angular 壓根不會把它放進 DOM 中。ng-container 是一個由 Angular 解析器負責識別處理的語法元素。 它不是一個指令、組件、類或接口,更像是 JavaScript 中 if 塊中的花括號。
ng-container用法
用法一(最基礎的用法)
我們在一個列表循環(huán)里有寫時候有一些判斷要完成,我們知道angular的結構指令是不允許兩個同時存在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又不想增加多余的div就可以用ng-container
<ul> <ng-container *ngFor="let item of list"> <li *ngIf="item.context">{{item.context}}</li> </ng-container> </ul>
用法二(結合ngSwitch一起使用)
<ng-container [ngSwitch]="type"> <ng-container *ngSwitchCase="'title'">標題</ng-container> <ng-container *ngSwitchCase="'text'">內容</ng-container> <ng-container *ngSwitchDefault>其他</ng-container> </ng-container>
當然ngSwitch也可以直接寫在html標簽上。
用法三(結合ng-template使用)
可以跟template配合使用,將重復的模塊內容抽取出來,也可傳參給要顯示的模板。 比如下面的這個例子,甲方有甲方姓名和介紹,乙方也同樣有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把共同介紹整合出來。
<div> <!--甲方--> <div> <div class="left">甲方:</div> <div class="right"> 甲方姓名 <ng-container *ngTemplateOutlet="introduce; context: {data: data.partyA}"></ng-container> <!--也可以寫成這種方式--> <!-- <ng-container [ngTemplateOutlet]="introduce" [ngTemplateOutletContext]="{data: data.partyA}"> </ng-container> [ngTemplateOutlet]也可用在ng-template上 --> </div> </div> <!--乙方--> <div> <div class="left">乙方:</div> <div class="right"> 乙方姓名 <ng-container *ngTemplateOutlet="introduce; context: {data: data.partyB}"></ng-container> </div> </div> <!--let-data="data"就是上面?zhèn)鬟M來的值--> <ng-template #introduce let-data="data"> <p>合同介紹......</p> </ng-template> </div>
ngTemplateOutlet是定義模板引用和模板的上下文(即ng-template)對象的字符串,這樣如果有多個模板引用可以用這種方式 ngTemplateOutletContext是附加到的上下文(即ng-template)對象EmbeddedViewRef。這應該是一個對象,該對象的鍵可用于本地模板let 聲明的綁定。$implicit在上下文(即ng-template)對象中使用鍵會將其值設置為默認值。 ngTemplateOutlet也可用于外部傳進來的模板
child.component.html
<ng-template [ngTemplateOutlet]="tplRef" [ngTemplateOutletContext]="{data: data}"></ng-template>
child.component.ts
@Input() tplRef: TemplateRef<any>
ng-template用法
用法一
結合*ngIf使用,這樣可以不用加兩次不同判斷條件,可以在html里直接使用if else語句
<div *ngIf="text; else noData">{{text}}</div> <ng-template #noData> <div class="gary">暫無數據</div> </ng-template>
用法二
頁面里使用antd的modalService創(chuàng)建對話框時,可以模板寫在html里面,通過引用加載過來放到modal的nzContent里(說的有點亂了,看代碼吧)
<ng-tempalte #content>xxxxxxx</ng-template>
export class App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 // 引入模板 @ViewChild('content') contentTpl: TemplateRef<any>; ngOnInit() { this.modalService.create({ nzTitle: '標題', nzContent: this.contentTpl }) } }
用法三
以模板的形式,作為一個輸入變量傳給組件,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用這個組件時寫成自己想要的內容 比如我們寫個共用的暫無數據的組件,一般只用傳text文字就可以有些特殊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一些新增按鈕。
empty.component.html
<div> <img src=""/> <div> <ng-container [ngSwitch]="true"> <ng-container *ngSwitchCase="isTemplate(text)" [ngTemplateOutlet]="text" ></ng-container> </ng-container> {{text || ''}} </div> </div>
empty.component.ts
export class EmptyComponent { @Input() text: TemplateRef<any> isTemplate(text: any) { return text instanceof TemplateRef; } }
總結,都是一些最基礎的用法,現在所了解的就這些用法,如果有知道